欢迎访问秦皇岛市纪委监委网站!今天是:
【家风故事】卢龙:一个普通家庭家风的传承

发布时间:2024-12-16 08:58:18 来源:卢龙信息

我的祖父母、父母都是农民,如果有人问我,他们给我的传承是什么,我想很多人会以为是勤俭节约、是尊老爱优、是助人为乐,对,这些父母都很大的影响了我,但是我会说,父母给我就大的传承是多读书。因为读书是一种宁静的力量,使我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不会迷失,是一种修养,使我能够明白如何更好的工作。

奶奶最爱讲的故事是“一日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”。当时听着觉得很有意思,长大后才明白其中的意义,并深深的影响了我。

小的时候母亲常给我讲“知识是财富”,我听不太明白。母亲说,你看,咱家树上苹果,一下冰雹,会损失很多;地里的麦子,下大雨一刮风,很多都收不了。可是脑子的知识,谁也抢不走,是永久的财富。

为了改变家里的现状,父母不遗余力,起早贪黑、省吃俭用,收麦子、种白薯、栽果树……他们用辛勤的汗水,改变着生活。我们家是村里第一个拥有电视机的家庭,因为父亲说,从电视里可以看到世界。永远记得,每天我和弟弟放学回家,父母结束一天的忙碌,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新闻联播;在很多家庭妇女还舍不得买白薯甩子(一种磨淀粉的机器)的时候,我们家早就有了。永远记得,父亲笑着劝她们说,要相信科学。

记忆中,小伙伴们的父亲外出都是给她们带好吃的,而我的父亲带给我和弟弟的是书,每次一家人都特别高兴,吃完饭妈妈就把桌子擦干净,给弟弟我们俩读,长大了,我和弟弟会抢着读,抢着读着我懵懂品到了“书中自有颜如玉、书中自有黄金屋”的味道。

1988年,我上五年级,父亲去学校附近办事,听到乡里做工作让学校订一份《小学生报》,父亲听后立即就给我订了一份。报中臧克家那句“读了一本好书,就像交了一个益友”伴随我一生。

永远记得父亲给我买的最厚的一本书,是我18岁那年,从天津花17元买回的《红楼梦》,书一共968页,被我仔细包了一层书皮,细细的读,使我深刻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激励着我去思考、去学习、去传承。参加工作以后,我无论去哪一个城市,我都要先去新华书店走一圈,有的时候是一本杂志,有的时候是一本小说,心中感觉,不买一本书,好像没有到过这个城市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深深懂得了,读书就是最好的心灵之旅。

自从进入纪检干部系统以来,我知道更需要静下来读书。因为多学习是做好一名“忠诚干净担当”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基础。习近平总书记在《之江新语》中谈到“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、一种工作责任、一种精神追求、一种境界要求,使一切有益的知识、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,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”更让我深层次明白了读书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作用。读书对纪检人来说是一种精神、一种信念、更是一种信仰,只有不断的学习,才能做到守纪律已,只有不断的学习,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,只有不断的学习,才能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。

对一个家庭来说,最好的传家宝不是车子、房子、金钱,而是良好的家风,最好的财富是多读书。(卢龙县双望镇纪委 李艳